合理规划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编辑:admin 日期:2019-03-26 09:41:11 / 人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1586个水源地625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9%,5.5亿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保障饮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饮水安全关系民生
农村饮用水是重点
近年来,饮水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饮水安全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民生,如果饮用水不安全,受到了污染,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提高饮水安全度,就是要保证饮用水不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损害。
作为第三方评估组织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环境与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高桂林曾就饮水安全走访了4个省市。
“总体来讲,有些地方水污染还是存在的。水污染不仅涉及饮水安全,还涉及食品安全。脏水、污水灌溉到农田,食品也会有问题。我国是人均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而且我国水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北方普遍缺水,南方水比较多,有的季节还会有水灾。此外,还有看不见的饮水安全问题,即地下水超采。有些地方的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高桂林说。
高桂林认为,近年来,空气质量好转,打赢了蓝天保卫战。但是对于水污染问题,人们的感受没有空气污染问题那么深。有的水体看起来质量不错,但实际上已经被污染了。只有经过检测之后才能发现,仅凭个人感觉无法准确判断水是否安全。相对空气质量而言,改善水体质量更有难度。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贫困地区饮水安全更加受到关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曾说,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是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新挑战。今年将组织专门的检查和督导,确保到2020年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基本保障。
欧青平认为,“不愁吃、不愁穿问题总体不大,但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据水利部统计,还有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如果加上本村其他非贫困人口,规模会更大”。
据水利部今年2月4日发布的消息,2019年我国将聚焦特别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通过摸清底数、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确保2019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另据介绍,针对我国部分区域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还不巩固等情况,水利部将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解决饮水型氟超标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保障城市饮水安全比较好办。因为城市是集中供水,一般都是层层把关。农村饮用水由于取水的地点比较分散,集中供水的情况比较少,有时候监测工作无法及时跟上,容易出现问题。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抓住了饮水安全的重点。”王灿发说。
“由于农村饮用水取水地方分散,需要对水体进行保护的面积非常大,但现在有些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风险比较大,首先是使用农药,其次是浅层地下水污染,这些都导致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取水时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另外,由于涉及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对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甚至可能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都不一样,相关监测机构一般无法做到对每一家的饮用水都进行监测。”王灿发说。
调整饮用水水源地
综合考虑选址水质
保护饮水安全,饮用水水源地是关键。
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联合水利部制订了《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列出的时间表:2018年3月底前,县级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排查,建立问题清单。2018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11省(市)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其他地区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2019年年底前,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饮用水水源地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如果检测发现有问题,就可以选择调整饮用水水源地。另外,有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附近有污染源,例如工业园区,或者存在企业排污的问题,出现这些情况有的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使得水源地附近布局工业园区,工业园区里又有一些污染企业排污等,所以有必要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说。
“当饮用水水源地不能保证饮用水的水质时,就需要调整。调整饮用水水源地不只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还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从理论上来说,通常的污水都可以经过处理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要把污水处理到到饮用水标准耗费太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财力难以负担。如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会影响到饮水安全保证,所以需要调整水源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说。
曹明德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多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特别是水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充分显示了中央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实践中,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整,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选择饮用水水源地的问题,有些地方包括一些农村地区可供选择的饮用水水源地比较有限,一般依赖于江河湖泊这样的天然水源,选择余地不是很宽裕;其次是水质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在用自来水,一方面说明了农村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农村自来水也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卫生安全。农村有些地区毕竟不像城市那样,管理得那么严格规范,这也是调整饮用水水源地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曹明德说。
地表水质不能退化
排放标准严格掌控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我国地表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曹明德认为,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工业污染,有的企业把污染物质排放到水中,二是农村面源污染(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面对上述两大污染风险,如果供水工程质量不过关,就会存在水污染隐患。因为有的供水工程通过的地段已经被污染了,这是规划问题,也是选择饮用水水源地要考虑的问题。
“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参与了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整,但是饮用水水源地调整完后还是需要严格保护,不能放松管理。”宋国君说。
据宋国君介绍,国外曾经制定过“地表水质反退化”的规定,并写入相关法律。也就是说,水体的水质状态,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如果饮用水水源地调整之后,排放标准反而放宽了,那么就有违环境保护原则。
“现在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地表水质反退化’原则。有些优良水体的水质可能会降低,比如从Ⅲ类降到Ⅳ类、Ⅴ类。这种情况是最需要扭转的,目前这方面还缺少相关规定,法律法规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宋国君说。
“选择新的饮用水水源地是比较理想的做法,但有些地方选择余地比较小,有的地方甚至可能没有可供选择的饮用水水源地。选择新的饮用水水源地可能意味着旧的饮用水水源地被废弃。对于一些整治难度大的饮用水水源地可以选择废弃,不再使用了,如果没有选择余地,那就要对现有的不达标的水源地加强保护,不断改善水质。对于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之内的污染企业,要坚决清理整治,通过严格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不断改善水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不应当存在可能会产生水污染的业、畜牧业或农业,一般要围绕饮用水水源地划出范围比较宽泛的缓冲区、保护区。”曹明德说。
科学论证合理整治
特殊气象事先预防
最近,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回答问题“有一批饮用水水源地撤销了,请问对于撤销的水源地,将来如何管理?”时称,“少数饮用水源地作了调整,这也是一种处理方法。饮用水源地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先有了工业企业、再有了城区、再有了饮用水源地,历史上是这么发展来的。这样就会导致水源地的布局不合理,有些工业园区、城市就坐落在饮用水源的涵养区上,导致水源地保护非常困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么把这个城市搬走,可城市搬走了,饮用水源地的意义何在?要么调整饮用水源地。有些城市权衡之后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地,新的饮用水源地布局比较合理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
曹明德认为,有的工业园区已经在水源区建成了,如果搬迁,成本可能较高,可行性不大,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饮用水水源地是历史上形成的,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废弃不用。还有一种可能性,有些地方政府迫于环保达标压力,从短期考虑,干脆放弃了饮用水水源地。在饮用水水源地整治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依法依规切实改善饮用水质量,切实保障广大居民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
“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是环保工作努力的根本方向。饮用水水源地不能简单地一弃了之,虽然撤销饮用水水源地有合理的理由和更好的选项,但也要算好经济账。同时要做好充分保障,以免将来出现特殊的气象条件,导致供水水源缺乏。”曹明德说,“选择一个饮用水水源地要经过严密科学的论证,撤销一个饮用水水源地也需要进行严密科学的论证。这个决策过程应该慎重,充分论证仔细规划,全方位进行评价,并对将来的用途作出详细说明。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举措不能只有一种方案,按照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都有可替代方案,再让各方参与论证,看哪种方案更好更科学合理。”曹明德说。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应该防止地表水质退化,即便饮用水水源地保调整,排放要求也不能放松,这才符合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地表水保护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希望环保部门在饮用水水源地调整之后,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不变,继续保持水体质量。”宋国君说。
曹明德认为,调整饮用水水源地有利于解决我国不少地方的供水问题,从长远来看,保障居民有充足、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现在致电 022-76668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