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水地理: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款从小喝到大的专属饮料
编辑:admin 日期:2019-03-18 09:21:35 / 人气:
在炎炎夏日里,当你和烤肉只差一把孜然的距离时,来上一杯拔凉拔凉的冰镇汽水,那种过瘾的快感、杀口的爽感、一凉到底的透感,会让你在“毒日头”下获得从内到外的解脱。
现如今,虽然市面上的汽水花样繁多,新品迭出,但那些我们儿时曾喝过的汽水,却宝刀不老,生命力依旧旺盛。这些汽水在流过我们舌尖的一刹那,就已经永远地流进了我们的记忆长河中,成为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却的经典“怀旧杀”。
1
北京:北冰洋汽水
如果用一种饮料来代表一座城市,那么北冰洋汽水无疑是北京首选的城市名片。对于北京人来说,北冰洋汽水可不只是一瓶饮料这么简单,因为它见证了北京城的世间百态,诠释了北京人的生活格调。
北冰洋汽水
1936年,原湖北督军王占元之侄王雨生在北平开办了北平制冰厂。1949年初,该厂被解放军军管会接收,并被重新命名为北京新建制冰厂,日后驰名京畿的北冰洋汽水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北冰洋汽水最早投产于1951年,时任北京新建制冰厂厂长的邓毅特地聘请了画家,为北冰洋汽水设计了“雪山白熊”图案的商标,并一直沿用至今。北冰洋汽水投放市场之后,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因而销量甚佳,1961年,北冰洋汽水的年销售利润已达878.1万元,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好的业绩了。
北冰洋汽水的雪山白熊商标
在那个物质相对短缺的年代里,喝北冰洋汽水俨然已经成为了北京人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在阳光过剩的盛夏午后,孩子们靠喝北冰洋驱散热浪,咕咚咕咚几口过后,暑意仿佛瞬间远去;在觥筹交错的杯盏之间,大人们除了用酒交流感情外,也时不时的手把瓶吹上几口北冰洋,以便缓缓酒劲歇口气。就这样,北冰洋渐渐地融入进了北京城的市井,融入进了北京人的人生。
改革开放之后,北冰洋汽水在新时代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1985年,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正式成立,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公司的产值突破了一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其中净利润达1300万元,稳坐北京汽水行业的头把交椅。
随着国门的打开,外国饮料行业的资本开始涌入中国市场。为了同国际接轨,北冰洋食品公司也开始尝试同外资合作。1988年,北冰洋食品公司与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北京百事可乐有限公司,新公司除了继续生产北冰洋汽水外,还要生产百事可乐、美年达、七喜这三种汽水。
北冰洋汽水曾在电视剧《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中出镜
但由于先前没有与外资企业合作的经验,加之在北冰洋与百事可乐的合作中,美方出资840万美元,中方出资只有370万美元,美方的股权也就大大多于中方。其后的结果就是,公司的生产决策权最终落入了美方之手,北冰洋汽水的“雪山白熊”商标的使用权实质上也落入了美方之手。而美方只关心自己产品的命运,并不在乎北冰洋汽水的前途,最终导致北冰洋汽水逐渐减产乃至最终停产。
用北冰洋食品公司副总经理邢慧明的话说就是:“美国人很精明,他们的目的永远不可能是来帮助‘北冰洋’发展壮大的,他们想要的不仅是‘北冰洋’的销售渠道,更是我们的饮料市场”。
2007年,中方开始就收回北冰洋品牌开始同百事可乐公司展开谈判,最终经过了艰苦的交涉,中方以“4年内不得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为条件,收回了北冰洋品牌的经营权。
2008年,北京义利食品公司接管了北冰洋品牌。对于义利来说,刚刚接手北冰洋品牌时的境况可用“白手起家”这个词来形容。因为,北冰洋汽水已停产多年,原来的研发生产团队早已解散,生产线也不复存在了。
北冰洋汽水重出江湖
面对近乎“一穷二白”的局面,义利只得从零开始,从头再来。通过查阅老档案,义利找到了北冰洋饮料的配方,义利还请老员工、老街坊、孩子们品尝自己试制的饮料,以求尽可能准确地找到曾经的味道。除了保留老味道老口感外,义利还结合当代人的口味对北冰洋饮料的配方进行了改良,例如不再使用糖精,提高了果汁的含量等。
喝北冰洋回忆童年
2011年11月,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北冰洋汽水重出江湖。虽然冬季是碳酸饮料的销售淡季,但刚刚复出的北冰洋汽水,没用多少宣传就卖出了240万瓶。很快北冰洋又借势推出了罐装版的北冰洋汽水。
北冰洋汽水是老北京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经典
北冰洋汽水的强势复出,引发了老北京人怀旧的热潮,同时也引燃了新北京人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北冰洋汽水销量的增长。在2014年夏季,北冰洋汽水的日均销量达48万瓶,那只承载着无数北京人幸福记忆的“雪山白熊”,终于又红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2
天津:山海关汽水
作为天津当地的老字号汽水,山海关汽水是名副其实的“津门名饮”。山海关汽水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晚清,1902年,英国商人麦沙斯在天津投资兴办了山海关汽水厂,山海关汽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山海关汽水迅速风靡天津,并打入了当地的高档西餐厅。
老照片里的卖山海关汽水的零售车
老照片中的山海关汽水厂
1922年12月1日,清末代皇帝溥仪与婉容举行大婚典礼,3天后,溥仪和婉容宴请中外各界宾客,宴会上的饮料中就包括有山海关汽水。新中国成立后,英资撤走,山海关汽水厂被天津地方政府接管。由于品质出众,口感突出,山海关汽水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饮料,1956年,在地方工业部组织召开全国汽水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山海关汽水被评选为全国第一名。
山海关汽水的老包装
改革开放后,山海关汽水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借助改革的东风实现更充分的发展,山海关汽水厂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并尝试着同外资展开合作。1982年,山海关汽水厂从罗马尼亚引进了一条汽水生产线,1986年12月,山海关汽水厂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合资,成立了天津津美饮料有限公司。
津美公司成立后,山海关汽水的剂料生产一改过去的人工配置方法,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从而使山海关汽水的质量和口感都比过去更为稳定。可问题是,当时很多乡镇企业也被允许生产山海关汽水,但是津美公司却不向其提供剂料,这导致乡镇企业只得继续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调配生产剂料,其生产的山海关汽水自然就不如津美公司的产品质量好。
山海关汽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大量的乡镇企业生产的山海关汽水充斥市场,山海关汽水的口碑和形象受到了很大冲击,到2000年后,山海关汽水渐渐淡出了市面。
2008年,山海关饮料有限公司重新成立,2014年8月,山海关汽水再度回归市场,乘着从人们心中刮起的怀旧风,山海关汽水再度将记忆中的味道带上了人们的舌尖,带进了人们的心头。
山海关汽水
3
沈阳:八王寺汽水
八王寺汽水是沈阳著名的老字号品牌,早在汽水出现之前,“八王寺”这三个字就已经是名声在外的“金字招牌”了,而这则要得益于一口名为“八王寺井”的清泉。“八王寺井”涌出的泉水口感清冽,甘美异常,当年清朝的皇帝来盛京祭谒祖先时,都喜欢喝“八王寺井”的泉水。
八王寺汽水
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发展的浪潮让“八王寺”这个老字号赋予了新的生命力。1920年,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老板朱寿臣来到奉天(当时沈阳名叫奉天),在“八王寺井”西面租了3亩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厂。最初的八王寺汽水厂只是一个作坊式的工厂,有员工11人,每年生产汽水2000箱。
民国时期八王寺汽水的营业执照
1922年,张惠霖、金恩祺等人投资扩建了八王寺汽水厂,使整个汽水厂的建筑面积扩增至7000平方米,每年可生产汽水480万瓶,啤酒180万瓶,酱油500万公斤。
1925年,奉天政府出于“提倡国货”,发展民族经济的考虑,免除了八王寺汽水厂三年的税款。八王寺汽水厂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努力做大做强,并于当年3月注册了“金铎”商标。到1928年,八王寺汽水年产量已达288万瓶,并远销至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而且还将日本的麒麟汽水挤出了东北市场。
八王寺汽水的老包装,左上角为“金铎”商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东北三省,八王寺汽水厂也不幸被日寇所霸占。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八王寺汽水厂才回到中国人手中。1948年,沈阳解放,次年沈阳特别市政府企业公司接收了八王寺汽水厂。这之后,八王寺汽水厂逐步发展壮大,到改革开放初期,已成为了东北三省最大的汽水厂。
八王寺汽水厂老厂区的大门
改革开放后,八王寺汽水厂从德国、日本引进了新型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但是不幸的是,同北冰洋汽水一样,八王寺汽水也在与外资的合作中跌了跟头。
1993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八王寺汽水厂与其进行了合作。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采取商业手段,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吞并了八王寺的商标、业务骨干和市场份额。致使八王寺汽水在1995年后,在市场上消失了将近10年之久。
2003年,沈阳市召开招商引资会议,以李秀实为首的团队抓住这个契机,担负起了复兴八王寺汽水的重任。此后,中方在美国组织律师团队,与可口可乐公司打了三年的国际官司,才从美国人手中重新收回了八王寺这个品牌。
此后,八王寺汽水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并于2013年成为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专用饮料,这个承载着沈阳人感情和记忆的老字号,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今天书写出了新的传奇。
4
青岛:崂山可乐
青岛的崂山可乐诞生于1953年,是新中国独立研发的第一种碳酸饮料。虽然名字中也有“可乐”二字,但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舶来品不同,崂山可乐是用丁香、良姜、白芷、乌枣、砂仁等多味中草药调制而成,所以崂山可乐在口味上是纯纯的中国本土风格。
上世纪80年代出产的崂山可乐
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之上,崂山可乐在国内市场上销路甚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崂山可乐的年产能达8000万吨,但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有的青岛人回忆,喝崂山可乐是每天最开心的事情。
后来,由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加之自身在营销能力、管理机制、资金流转、人员使用等方面存在薄弱之处,崂山可乐在国内市场上渐趋式微,最后被迫于1997年停产。
2004年,崂山可乐重出江湖。在这次复出中,崂山可乐除了主打怀旧牌外,还在配方中增加了11味中草药,进一步改善了自身的口感,并重点突出了“健康”这一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题。伴随着崂山可乐的归来,青岛人记忆深处的感情也被再度点燃,仿佛崂山可乐就是时光的使者,带着人们在回味过去中品味今天的美好和幸福。
崂山可乐
5
重庆: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重庆饮料厂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一款中药饮料,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饮品。天府可乐曾在专家评比中与“洋可乐”同台竞技,结果天府可乐的得分竟比可口可乐还要高。而且,天府可乐在调理人体方面的功效,更是“洋可乐”所不具备的优势。
曾经的天府可乐
中国天府可乐集团曾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08家联营厂,年销量可达20多万吨。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天府可乐却遭遇到了发展难题。当时,上级主管部门将很多来自问题国企的员工安置到了天府可乐,致使天府可乐的员工一下子增加到了1100人以上,由此带来的冗员问题使企业的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干扰。
当然,让天府可乐受伤最深的还不是冗员问题,而是与百事可乐合作带来的负面后果。
1994年,根据有关部门的行政指令,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作组建了重庆百事天府饮料公司,虽然在合作之初,百事可乐也许下过“发展壮大天府可乐”的诺言。但在此后的日子里,百事可乐却逐步压缩天府可乐的产量,乃至最终抛弃了天府可乐的配方和商标。2006年,天府可乐被迫彻底退出了市场。
2010年,中方通过法律途径,从百事可乐手里收回了天府可乐的配方,2013年又收回了商标,2016年天府可乐重归市场。对于重庆人来说,复出的天府可乐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旧友一样,在将味蕾间的享受带给人们的同时,也将旧日里的脉脉温情带进了重庆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复出后的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复出后,人们排队购买
6
武汉:二厂汽水
夏日里的武汉三镇素有“火炉”之称,对于老武汉人来说,既然“火炉”的温度是他们改变不了的,那么就只有改变自己的温度来消暑了,而喝一瓶二厂汽水就是改变自己的温度的绝好办法。
二厂汽水之所以会以“二厂”一词冠名,这是其过去的生产厂家为国营武汉饮料二厂。该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和利汽水厂,和利汽水厂是一家英资企业,其生产的和利汽水在武汉当地广受欢迎。
1938年,来自汉口的商人刘耀堂从英商手中买下了和利汽水厂。1952年,和利汽水厂成为国营企业,厂名被改为国营武汉饮料二厂,饮料的品牌也由原来的“和利牌”改为了“滨江牌”。“滨江牌”汽水就是后来武汉人熟知的二厂汽水。
二厂汽水有橘子味、香蕉味、柠檬味等多种口味。这些装在瓶子里的颜色各异的汽水,天热时能防暑降温,佐餐时能开胃下饭,对于老武汉人来说,简直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玉液琼浆。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营武汉饮料二厂与可口可乐公司合资经营后,在可口可乐等国外汽水的猛烈冲击下,二厂汽水辉煌不再,最终在2000年停产。
2017年夏,二厂汽水重新回到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中。一听说记忆中的老味道又回来了,很多武汉市民纷纷前往销售地点排队购买,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的架势。对于武汉市民们来讲,一瓶二厂汽水下肚,那种感觉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舒爽,更包含着释放自我的快乐和放飞情怀的洒脱。
复出后的二厂汽水
7
广州:亚洲汽水
亚洲汽水厂始建于1946年2月,由曾供职于屈臣氏汽水厂的李智扬、李冠玲、梁汉奇等11人集资创办。由于创始人业内经验丰富,经营策略正确,亚洲汽水厂很快便在广州打开了局面。1946年,亚洲汽水年产量为200多万瓶,到1949年增长至500多万瓶,“够汽够味”的亚洲汽水已成为了当时广州市面上的唯一甲级汽水。
新中国成立后,亚洲汽水厂于1956年进行了公私合营改制,改制后的新厂被命名为公私合营亚洲汽水糖果厂。此后亚洲汽水糖果厂又合并了多家小型糖果厂,并增建了糖果生产车间。
1964年,亚洲汽水被运往香港销售,数万箱汽水很快便被香港市民买光。此后,亚洲汽水的销售范围又扩大至澳门,并且还打进了新加坡市场,这一成绩使亚洲汽水当时我国唯一跻身国际市场的汽水产品。
改革开放后,广州汽水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广州本地的汽水厂已增至72家之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力压群雄,亚洲汽水厂开始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瑞典、美国等国引进新生产线,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此外,亚洲汽水厂还积极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厂,积极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
老照片里亚洲汽水热销的场面
1987年11月,亚洲汽水厂改组成了亚洲饮料集团公司,新集团公司的进一步提高了亚洲汽水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日后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1993年7月,亚洲饮料集团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合资成立了百事——亚洲饮料有限公司,其中中方占股40%,美方占股60%。
但是与百事可乐的合作不仅未给亚洲汽水带来新的进步,反而导致了经营业绩的下降。2002年,亚洲汽水终止了其与百事可乐的合资关系,并改为中国亚洲饮料有限公司。2009年5月,该公司被香雪制药收购后,更名为香雪亚洲饮料公司。
时至今日,亚洲汽水依旧是广州人心目中的永恒经典,亚洲汽水的历史已经融入进广州城的血脉中,成为了广州城永不褪色的味觉图腾。
8
一方汽水养一方人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一样的风俗就会有不一样的饮品,这一点体现在汽水上就是,中国很多地方都会有自己风味独特的汽水类饮料。
除了上文所介绍的七个著名的地方饮料品牌外,全国各地小有名气的地方汽水还有很多很多。像哈尔滨的大白梨、西安的冰峰、四平的宏宝莱、阳泉的维尔康、太原的太钢、沧州的沧冷、乐山的峨眉雪、呼和浩特的大窑嘉宾、佛山的珍珍荔枝味汽水等,都凭着自己在口感上的魅力,积攒了较高的人气,收获了一众粉丝。
大白梨汽水
冰峰汽水
宏宝莱汽水
维尔康汽水
太钢汽水
沧冷汽水
峨眉雪汽水
大窑嘉宾汽水
珍珍荔枝味汽水
这些老字号汽水伴随着我们从童真走向青涩,从青涩走向成熟,不论未来的物质生活如何丰富,这些老字号汽水在我们胃里心间留下的记忆,都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褪去。
参考文献
1.银昕:《“童年饮料”的怀旧牌怎么打》,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0期
2.曾鼐:《“京味儿”老品牌北冰洋汽水重生记》,工会博览,2018年第32期
3.赵一帆,陈晨:《难忘橘子香——讲述“北冰洋汽水”不为人知的曲折往事》,首都医药,2014年第3期
4.王焯:《东北第一甘泉: "八王寺"汽水的前世今生》,今日辽宁,2017年第5期
5.齐向宇:《品牌力:让老字号有“家”的意味——对话沈阳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实》,人力资源,2018年第9期
6.董彬:《乐不起来的崂山可乐——崂山可乐营销策略的调查思考》,经营者,2007年第20期
7.贾丽:《从“崂山可乐”的浮沉探究“老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中国包装工业,2013年第14期
8.刘洋:《天府可乐之殇》,农经,2010年第5期
9.王群生:《“天府可乐”哪里去了?》,企业销售,1996年第6期
10.张隽玮:《武汉老二厂汽水味又回来了复刻版汽水价格不变》,长江日报,2017年8月17日
11.杨志强:《“亚洲”添翼正翱翔》,广州文史-第六十一辑-广州老字号-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辽宁两逃犯在河北山野被抓 丢下袋子里有鸡腿饮料10-07
- 安徽饮水机清洗治理多少钱10-04
- 为了一瓶饮料 男子从阻止犯罪变成盗窃同伙09-29
- 食品饮料指数周涨8.25%09-25
- 合肥于湾污水处理厂9月底建成通水09-23
- 男子盗窃100多箱饮料方便面被判拘役四个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