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饮料行业不算高用水、高耗水行业 用水效率明显提升
编辑:admin 日期:2018-11-23 09:00:04 / 人气:
饮料行业用水具有特殊性 用水近一半转移到产品中
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和中饮协组织的专家组通过调研后认为,饮料行业用水具有特殊性。“一是饮料行业包装饮用水占总饮料产量的50%以上;二是饮料行业用水接近一半都转移到产品中,饮料行业利用水生产功能更强、价值更高、品质更好的水,类似于自来水厂,饮料行业本质上是制造饮用水和功能饮料的行业。”因此,专家组建议,“在工业节水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饮料行业用水的特殊性。”
应用先进节水技术 用水效率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近年来,饮料行业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积极引导企业对标达标,推动耗水高的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工信部先后筛选163项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公告两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其中多项节水工艺技术涉及饮料行业。
报告指出,通过行业的共同努力,饮料行业节水取得重要进展与成效。一是行业用水总量近几年趋于稳定。二是单位产品取水量大幅下降,用水效率明显提升。三是企业积极参与节水工作,形成良性氛围。
报告认为,从用水量数据看,饮料行业不算高用水、高耗水行业。我国饮料行业年用水量约4.5亿吨,约占工业领域41个行业重点调查企业用水总量的1.16%。与其他工业行业比较,在41个行业中排名居中(低于第18位化学纤维制造业),饮料行业用水量约为排名第一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1/30,约占排名第二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1/10,约为纺织行业的1/5。
报告指出,从用水效率数据看,饮料行业明显优于工业平均水平。饮料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净用水量仅为工业平均水平的30.9%,万元工业产值净用水量是工业平均水平的40.9%,水资源产出率(基于净用水量计算,增加值计)是工业平均水平的3.25倍。与取水量排名前20的行业比较,饮料行业排名靠前(以上指标分别排在第3名至第8名,均为前40%)。即使采用毛用水数据计算,饮料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分别仅占工业平均水平的52.1%和69.2%,水资源产出率(工业增加值计)是工业平均水平的1.92倍。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将节水节能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
我国是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谁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饮料行业2016年饮料产量已超过1.8亿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饮料生产和消费大国。饮料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饮料行业将节水节能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饮料行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了节约用水,行业从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以及消费者教育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针对中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为了引导企业合理、科学用水,积极参与节水技术改造,形成良性的氛围。中饮协早在2006年制定制造环节取水与能耗标准,分别于2007年、2010年发布了《饮料制造取水定额》(QB/T 2931-2008)、《饮料制造综合能耗限额》(QB/T 4069-2010)。2007年启动行业节能节水考核评价活动,达到《饮料制造取水定额》一级取水指标的企业从2007年的9家,提高到2014年的169家。今年,依据中饮协《中国饮料行业节水、节能优秀企业考核评价通则》和《饮料制作取水定额》的标准,红牛、康师傅、可口可乐、承德露露等71家企业通过了节水优秀企业/生产基地的考核。
在饮料行业发展规划中,节能节水是行业重点工作之一。在饮料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饮料行业的节能节水降耗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二五”将进一步提高,其目标是,主要饮料吨产品平均耗水量比2009年降低15%,主要饮料吨产品平均能耗比2009年降低15%。“饮料行业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节能节水降耗的目标。”赵亚利表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2018年中国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看到,2016年雀巢中国投入2000万元,正式启动实施工厂零水耗项目;漯河太古通过对日常中水回用技术不断改善,节约用水;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水厂通过技能改造,水利用率从原来的1.68:1提高到1.19:1等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节水成功的案例。
此外,为了引导消费者爱护水资源、健康饮水、节约用水,2012年-2013年,中饮协连续组织国内重点包装饮用水企业开展了,“全国健康饮水公益活动”。2014年,中饮协对公益活动进行延展,开始了“水教育”项目,向小学生普及水资源、水环境的常识,传播健康饮水、节约用水的理念。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水教育项目5年来,20多家项目参与企业在全国各地自主开展了200百余场水教育主题活动。
(责任编辑:佟明彪)